“中国西南的物质文化和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 2021-09-24
2021年9月16-17日,“中国西南的物质文化和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Material Culture and Heritage Safeguarding in Southwest China”)通过Zoom在线顺利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文理学院联合建立的国际民俗研究中心(BNU-IU International Folklore Studies Center)主办,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项目平台、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文学专委会协办。会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以及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乔治梅森大学、国际民间艺术博物馆等中美两国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百余名学者和学生参与了线上的学术交流和讨论。 本次研讨会同时是“中美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项目”(China-US Folklor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的一部分,是2019年“第七届中美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博物馆民俗与遗产研究的协作工作”会议的延续。它以中美民俗学家、博物馆专家和当地文化机构在中国西南地区合作开展的长达6年的民族志调查为基础,是对该地区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和遗产政策研究的总结报告和研讨。 研讨会共分两场。第一场由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副院长、国际民俗研究中心中方主任、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文学专委会主任杨利慧教授致辞,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人类学系教授、国际民俗研究中心美方主任杰森·拜尔德·杰克逊(Jason Baird Jackson)博士主持。在致辞中,杨利慧副院长向与会专家和听众表示了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并介绍了BNU-IU国际民俗研究中心的建设宗旨:以北师大开云(中国)有限公司民间文学研究所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人类学系这两个中美民俗学教育和研究重镇的长期友好合作为基础,为增进双方学者和学生在研究、教学和实践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新的平台。她希望此次研讨会不仅能进一步加深中美双方民俗学者和非遗研究者之间的了解,裨益双方的非遗保护工作,也成为北师大开云(中国)有限公司与印第安纳大学文理学院未来系列合作的良好开端。 杨利慧副院长致辞 在接下来的第一场学术交流中,来自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国际民间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International Folk Art)、莱斯特大学等机构的四位学者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乔治梅森大学的助理教授张丽君博士基于对贵州侗族村寨德丰村竹编工艺的民族志考察,探讨了德丰村竹编工艺和商贸实践与官方遗产话语的相关性和非相关性。德丰村以制作饭卣——一种带盖的竹饭盒而闻名。尽管饭卣并没有被认定为“非遗”项目,但周边各族群对饭卣的日常需求为其提供了传承的生命力,同时,饭卣也深刻地联系着德丰村村民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文化活动。张丽君认为,在探讨官方遗产话语与饭卣工艺保护之间的关系时,应当注意社区的主体性;同时思考官方遗产话语和实践的介入是否是饭卣卣手工艺保护和传承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径,如果没有官方认证的遗产标签,保护应该如何进行等问题。 张丽君博士作专题报告 杰森·拜尔德·杰克逊与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人类学系博士研究生乌尔茜娅合作的报告,介绍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区的代表性手工艺品,以及政府的“非遗”政策对工艺品和手工艺实践者的影响。他们通过对木雕、陶器、布扎工艺、银器、扎染和篮艺的细致考察,展现了非遗传承人在非遗保护进程中的个体体验。两位共同报告人指出,白族手工艺人对非遗政策充满热情并从中受益,非遗保护对白族手工艺传承与创新具有积极影响。 杰森·拜尔德·杰克逊教授作专题报告 国际民间艺术博物馆纺织品与服饰研究策展人凯莉·赫兹(Carrie Hertz)的报告,关注了广西南丹和三江两县的白裤瑶族和侗族纺织艺人与产业,着重介绍了他们的经历、创新策略与态度。赫兹指出,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遗产政策的实施,各自面临着不同的机遇与挑战,纺织艺人们通过自我调整,在新兴遗产旅游市场中寻求机遇。与此同时,侗族服装市场也呈现出变化。 策展负责人凯莉·赫兹作专题报告 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的王雅豪博士则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和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为例,讨论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从业者如何利用遗产作为赋权工具,来服务于他们的社会和经济目的,并表征他们的身份认同。王雅豪认为,中国遗产话语是多层次的与可变的,同乐乡与龙胜自治县的案例展现了不同群体自下而上的遗产构建如何利用权威遗产话语并与之共存。 王雅豪同学作专题报告 在第一场的发表之后,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副教授彭牧博士对上述报告进行了评议。彭牧认为:上述报告充分展示了中国西南手工艺实践的复杂性,具有启发意义;“非遗”保护与市场化普遍影响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传统手工艺,这些案例呈现出的当地人所拥有的主动性与创造力,让人印象深刻;尽管诸多因素在变,但地方民众总能在与政策、市场的协商中寻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或许不必过于担心手工艺的消亡,而应对传统的保有者——当地民众保持乐观。 彭牧副教授评议 在问答环节,来自北京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就手工艺中的性别特征、媒介技术发展对手工艺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踊跃提问,相关报告人给予了详细解答,并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在研究中的体验。 第二天举行的第二场研讨会由张丽君主持,杰森·拜尔德·杰克逊致辞。杰克逊回顾了“中美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的发展历程,并向参与合作的中美民俗学家、博物馆专家和当地文化团体表达感谢。 在本场学术交流中,来自印第安纳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广西民族博物馆等单位的四名学者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人类学系副教授乔恩·凯(Jon Kay)的报告,呈现了云南省剑川县布扎艺术非遗传承人赵怀珠的个人生命史。他通过调查发现,布扎手艺为赵怀珠的生活增添了意义,并使其在摆脱同龄老年人常有的孤独、烦闷与无助的同时,帮助他人,并为当地经济与文化作出贡献。凯认为,传统手工艺和文化实践可以帮助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帮助他们冲破年龄限制,并分享交流传统知识、技能与智慧。 乔恩·凯副教授作专题报告 密西根州立大学艺术系教授玛莎·麦克道尔(Marsha MacDowell)以“中国西南拼布”项目为个案,探讨了中美两国博物馆方面的参与者们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机遇。“中国西南拼布”项目涉及多种研究途径,推出了系列出版物、展览、会议和更为深入的民族志研究。麦克道尔认为,尽管跨国合作对参与者提出了许多挑战,但也具备内在与外在的优势。通过合作,参与者们加深了对两国文化遗产的了解,彼此培养的默契与技能为进一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玛莎·麦克道尔教授作专题报告 密西根州立大学教授库尔特•杜赫斯特(C. Kurt Dewhurst)的报告展现了中国西南地区博物馆在管理和保护当地社区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方面的创新性举措。民族博物馆致力于提升对当地社区活态文化遗产的展览与展示,并在此理念之下与当地社区合作建立生态博物馆。杜赫斯特认为,通过理念的更新,这些博物馆在文化保护工作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并积极帮助记录、呈现与延续活态传统。 库尔特•杜赫斯特教授作专题报告 广西民族博物馆副研究员樊苗苗的报告,讨论了中国西南地区两个瑶族支系——白裤瑶与红瑶的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樊苗苗认为,尽管在技艺上有所差别,但白裤瑶和红瑶的服饰技艺均体现出“敬物尚俭”的造物理念,而这与二者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二者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红瑶较早进行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白裤瑶则处于生态博物馆保护区。不过,服饰仍然是瑶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同时,这两个支系的瑶族服饰都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这也对当地传统服饰的文化传承有所助益。 樊苗苗副研究员作专题报告 第二场由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教授杜博思(Thomas D. DuBois)担任评议人,他就商品化、中美文化遗产政策的差异、社区与其外部主体的对话、地方商品贸易史等问题,向四位报告人进行了提问。与会专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应,并展开了热烈讨论。 杜博思教授作评议 两场研讨会之后,杨利慧与杰森·拜尔德·杰克逊两位教授进行了总结。他们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启发性与建设性,认为本次活动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展示了中美民俗学者围绕中美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博物馆子项目而推进的工作,在新冠疫情依然全球肆虐的形势下,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将北师大、印大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民俗学者和学生们聚在一起,共同分享有关中国西南地区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展示方面的最新成果,希望未来国际民俗研究中心采用多种途径推进国际民俗学者的合作,并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新的贡献。 杨利慧教授、杰森·拜尔德·杰克逊教授分别作总结发言 (文\北师大开云(中国)有限公司 王心怡供稿,图\北师大开云(中国)有限公司 贾志杰、王心怡提供)